时报2015年11月27日讯 记者了解到,中欧国际交易所(下称中欧所)开业以来,初期拟重点开发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现货产品。等待未来条件成熟时,还将在中欧所引入基于A股资产的金融衍生产品。值得注意,双方还将推动中国的优质企业来中欧所发行人民币。
据介绍,目前已经或即将在中欧所推出的相关产品,包括交易所交易基金(ETF)、人民币债券、相关和存托凭证等。相关负责人称,中欧所在欧洲建立人民币市场,从零起步,没有可参照的案例。未来将逐步推出包括衍生品在内的其他业务,耐心建设离岸人民币市场,中欧所的收入将更加多元化,更具持续性。
其中,首批ETF产品包括2只新发产品,分别是中银国际德国商业银行RQFII上证50A股指数UCITS ETF、德国商业银行建银国际RQFII货币市场UCITS ETF。此外,12只已在德交所挂牌的与中国市场相关的ETF,将迁移至中欧所平台;人民币债券产品,包括中国银行在中欧所挂牌首只人民币债券, 发行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。此债券已分别在迪拜纳斯达克和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;和存托凭证方面,中银国际准备的基于A股的存托凭证(Depository Receipts,简称DR)产品将在中欧所开业后上市。
值得注意,双方还将推动中国的优质企业来中欧所发行人民币,同时也推动德国本土优质企业,特别是在中国有大量业务的先进制造企业在中欧所发行人民币,称为D股(D代表Deutschland,也就是德国的意思)。
记者获悉,未来中欧所还积极推出各种交易品种,把合资交易平台建设成为人民币交易中心、探索实现中欧所和上交所债券的互联互通、在时机成熟时引入基于A股资产的金融衍生产品。
据介绍,中欧所成立初期的发展思路归纳起来主要是四个词:“稳起步”、“有耐心”、“重创新”、“关注流动性”。中欧所的建立结合了中德双方各自的特点和优势,中方的优势在于开发设计以人民币计价的产品,组织、动员、协调境内发行人、机构和投资者参与市场;德方的优势在于熟悉当地法律、市场环境、后台的技术和清算的外包以及对产品的本土化调整。